文 | 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
恐怕谁也想不到,这几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妖怪,会成为2025暑期档黑马,横扫票房。
01
动画电影的“职场叙事”
截至8月11日,《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5.74亿元,成为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票房冠军,而这还仅仅是上映10天的票房成绩。据悉,有专业平台预测的总票房数据已经从初始4亿连续上调至15.34亿,大幅刷新《大鱼海棠》保持近十年的纪录。
动画电影不是儿童专属早已被市场认可,但动画电影被贴上“职场叙事”恐怕还是头一遭。
当近几年的国产动画在复刻孙悟空、哪吒等经典IP而大获成功时,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作品影片却将镜头对准了最不起眼的“边角料”,——浪浪山后勤部的四个小妖怪:刷锅秃毛仍被开除的小猪妖、工牌编号“9981”象征阶级壁垒的蛤蟆精、棱角被磨平压抑个性的黄鼠狼精,以及社恐却被迫扮演齐天大圣的猩猩怪,影片打造了一个让观众既熟悉又陌生的“西游世界”,这些角色没有通天法力,只有职场KPI、领导画饼和报喜不报忧的家庭温情,它们的困境与当代年轻人的生存状态“遥相呼应”。
这种原创设定为故事创作提供了更大空间,打破了 “无IP不爆款” 的行业认知,为动画创作者增添了信心,也推动行业从 “IP依赖”向“内容为王” 转型。而这其中,“全家观影各有感悟” 的现象,更为票房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
02
舆论造浪
《浪浪山小妖怪》的爆红,离不开舆论场的助推。
上映初期,影片排片率一度仅12%,在口碑发酵上座率连续日冠后,才逐步增加到25%,随后央视新闻将其认证为“中式美学百宝箱”,人民网更盛赞这部影片“用‘笔墨入镜’的美学理念呈现了独特的东方韵味”。
官方定调迅速引发连锁反应:社交平台上,观众自发解读影片中的文化密码。如“9981”既象征九九八十一难,又暗喻职场晋升的隐形壁垒;水墨风格的战斗场景融入敦煌飞天绸带元素,被国学爱好者称为“流动的国风课堂”。
这种由下而上的文化解码,让越来越多观众从 “喜欢角色”“感动剧情” 转向对作品创作理念的理解,形成了 “支持国漫创新” 的集体共识。这种价值认同不仅带动了票房的二次增长,更让影片的影响力从影院延伸到社会层面,为国产动画电影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03
衍生品早已“卖断货”
除了票房“吸金”,《浪浪山小妖怪》的商业模型,也为中小成本动画提供了教科书级的样本。
数据显示,“浪浪山”整体制作成本仅6000万元,远低于行业头部的投入额,却通过“票房+衍生”的复合收益链实现超预期回报。上映前,片方已与超30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涵盖汽车出行、餐饮茶饮、图书出版、卡牌潮玩、主题餐厅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17家为实体衍生品企业,随电影同期上新的授权衍生单品超400个,而“卖断货”已经成为常态。
在《浪浪山小妖怪》的奇幻世界里,山西浑源永安寺的元代传法正宗殿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场景,动画团队精细复刻的殿内壁画,为现实中的永安寺带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影片热映后,古寺日均客流量较以往翻倍增长,迎来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可以预见,《浪浪山小妖怪》的票房数字仍会继续攀升,但这其中的真正价值已超越数据本身。
这部影片让行业看到,国漫的出路未必只有“神话宇宙”,普通人的故事同样能打动人心;二维动画或许没有三维的炫技,但东方美学的写意留白也自有其生命力。
“浪浪山”带来的这场“无名者”的冒险,或许才刚刚开始。
厦门股票配资,配资行情网,股票配资知识网首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